课件编号18559106

5.1 原子核的组成 导学案 (表格式)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686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物理,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
  • cover
题目 5.1原子核的组成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 2.了解三种射线的本质,知道区分三种射线的方法。(重点) 3.了解原子核的组成,知道同位素的概念。 4.掌握原子核的组成及原子核符号的书写。 基础知识 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某些物质具有放射性。 2.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为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作天然放射现象。 3.原子序数大于 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或等于83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 4.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两种比铀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命名为钋(Po)和 (Ra)。 二、射线的本质 1.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2.对三种射线的认识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组成高速 核流高速 流 流(高频电磁波)粒子带电荷量 e e 速率约0.1c约0.99c 粒子 质量mp(mp=1.67×10-27 kg)静止质量为零在电场或磁场中偏转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不偏转贯穿本领最弱,用 就能挡住较强,能穿透 厚的铝板最强,能穿透 厚的铅板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电离作用 通过胶片感光感光感光 三、原子核的组成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 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2.中子的发现: 猜想,原子核内可能还存在着一种质量与质子相同,但不带电的粒子,称为中子。 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3. 4.原子核的符号和数量关系 (1)符号:X。 (2)基本关系:电荷数=质子数(Z)=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 。质量数(A)=核子数=质子数+ 数。 5.同位素:核中 相同而 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 ,它们互称为同位素。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H、H。 课堂拓展 1.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发出的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α、β、γ射线的穿透本领不同。如图为这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比较,图中射线①②③分别是( ) A.γ、β、α B.β、γ、α C.α、β、γ D.γ、α、β 2.(多选)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β射线、γ射线和α射线 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都是抛物线 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都是圆弧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3.(多选)Ra是镭Ra的一种同位素,对于这两种镭的原子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质量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原子序数 C.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和不同的中子数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和不同的化学性质 4.如图所示,铅盒中的放射性物质从小孔中不断向外辐射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的速度为0.1c,β射线的速度约为0.99c),空间未加电场和磁场时,右边荧光屏MN上仅在其中心O处有一光斑,若在该空间施加如图所示的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后,荧光屏上显示出了两个亮点,关于此时各种射线在荧光屏上的分布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α、γ射线打在O点,β射线打在O点上方的某一点 B.可能是α、γ射线打在O点,β射线打在O点下方的某一点 C.可能是β、γ射线打在O点,α射线打在O点上方的某一点 D.可能是β射线打在O点,α、γ射线打在O点下方的某一点 随堂检测 (1)法国的玛丽·居里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 (2)原子序号大于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 ) (3)α射线实际上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α射线比β射线的穿透能力更强。( ) (4)γ射线是能量很高的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