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0477

山东省济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0471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阶段,答案,试题,地理,检测
    高一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绕地轨道上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所属的天体系统层级与地月系的级别相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空间站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B正确;石油、天然气、煤炭的能量转化需要空气(氧气)参与,宇宙空间大气稀薄,ACD错误;故选B。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太空授课“天地互动”需要数据信号传输顺畅,太阳活动释放的物质有可能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得穿过其中的数据信号受削减甚至中断,从而影响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 D正确;昼夜交替、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对“天地互动”的数据传输没有明显影响, 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干扰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答案】4.B 5.C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月太阳高度比8月小,昼长比8月短,太阳辐射应该少,AC错误;9月份晴天多,太阳辐射强,B正确;海拔与月份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西北能源需求量小,但其消费市场一般在东部,当地人口密度影响不大,A错误;西北土地总面积大,不是限制性因素,B错误;该地太阳辐射年内变化较大,发电不稳定,C正确;输电设备限制较小,D错误。故选C。 【答案】6.B 7.C 【分析】6.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地势高,莫霍界面较深,地势低,莫霍界面较浅。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地势西高东低,莫霍面西深东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关于34°N纬线附近的等深线向东凸出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被东西走向的秦岭穿越,山地的延伸因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等深线的相关知识。 【解析】8.“守护黔龙”生活的地质年代为1.9亿年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2.52亿年前-距今6600万年前为中生代,因此“守护黔龙”生活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 恐龙基本生活在陆地、有些恐龙以植物为食,因此恐龙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地方,C错误,D正确;岛屿面积较小,恐龙化石群说明恐龙数量众多,应位于面积较大的陆地,A错误;地壳长期处于沉降状态会导致自然环境不稳定,不利于恐龙繁殖,B错误。故选D。 10.“守护黔龙”生活的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因而成为重要的成煤期,该地质年代为人类带来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资源,而前寒武纪是各类金属矿的主要成矿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期,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 11.C 12.D 【解析】11.读图可知,①是洪积扇或冲积扇,呈扇形,平坦宽广,从扇顶到扇缘呈倾斜状态,并不平坦宽广,A错误;②是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由流水侵蚀(溶蚀)形成,不呈上宽下窄的蘑菇状,B错误;③是流水侵蚀 (下蚀)形成的峡谷,两壁陡立,谷底狭窄,C正确;④是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分布在气候干旱区域,一般不会雪山连绵,D错误。故选C。 12.②景观区域多喀斯特地貌,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当地岩石一般具有可溶性,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烈,A错误、D正确;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容易渗漏,因此整体上发展耕作业的条件差,B错误,斯特地貌分布区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河流不一定众多,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