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0849

【核心素养目标】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共23张PPT,含内嵌视频)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647062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精神,视频,内嵌,PPT,23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邂逅中国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随着视频的爆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背后的故事。 情境导入 思考:《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1.理解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点+难点] 2.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 3.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4.理解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识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树立牢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科学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公共参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全员参与,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1. 创造性转化的要求(侧重改造、转化)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 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侧重创新、发展) 一、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途径 对象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要求 实质 目的 重在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联系 改造和转化 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创新和发展 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 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区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以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2、“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3、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1)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P97 (2)创造性转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3)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