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2424

第一章 声 章节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09-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788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章节,测试,解析,---2023-2024,学年
  • cover
第一章 声 章节测试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为喜迎国庆,学校开展了红歌比赛活动。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声带振动就一定能听到歌声 B.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有关 C.歌声总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传播 D.歌声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如图所示,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法 C.转换法 D.类比法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不是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所示,敲击鼓面时,发现纸屑不断地跳动 B.如图乙所示,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面的碎纸屑不断地跳动 C.如图丙所示,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出,闹铃的声音越来越小 D.如图丁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超是利用次声波检查身体 B.快速路旁的声音屏障,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音叉音调低 D. 利用超声检测仪监测,可以预报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灾害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击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7.如图是一款新型的便携式洗碗机。工作时,浸入水中的洗碗机发出4×104Hz的声波清洗碗筷。关于这种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该声波是一种次声波 C.该洗碗机应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该声波听起来很刺耳 8.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C.击打纸筒一端让其发声看到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同样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该实验中用到了 法。 10.(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泡沫塑料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用不同的力击打音叉,会看到小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此实验表明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 能传播声音。 11.某软件播放音频时可以调节播放倍速,当声音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时,则该声音的 比正常声音高,此时声音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他们的 不同(前两空选填“音调”或“音色”)。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 。 13.木琴是打击乐器的一种,其琴键皆以木片制成,且从左到右琴键体积逐渐减小;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棒敲击,琴键 就可以产生旋律,当用琴棒从左到右敲击琴键时,所产生旋律的音调逐渐 (填“变高”或“变低”)。用轻重不同的力敲击最左侧的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4.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