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65997

【备考2024】中考历史二轮强化复习 专题07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3339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改革,重大,历史上,中外,复习
  • cover
(课件网) 专题07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考专题复习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中国 区域 名称 概况 影响 中国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①政治: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控制;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承认土地私有(最能体现其封建性质);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奖励军功(对旧贵族打击最大),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 帝改革 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习汉族礼法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 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③建立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海军,其中以北洋海军规模最大; ④派遣留学生,发展近代教育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中国 拓展延伸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不同点 背景 封建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特点 创设新制度(郡县制等) 仿效汉制 侧重 富国强兵 移风易俗 目的 使秦国富强,取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巩固统治,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作用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相同点 (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4)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5)都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世界 区域 名称 概况 影响 世界 法兰克王国 土地改革 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封君封臣关系形成,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形成 日本大化 改新 646年开始, 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管理。 经济: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俄国彼得 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即位后进行改革,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中国 区域 名称 概况 影响 中国 戊戌变法 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推行维新变法 ①在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在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在文教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③在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 拓展延伸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实力强大; ②没有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图示重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反映史实:康有为、梁启超发起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世界 区域 名称 概况 影响 世界 俄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