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7268

5.3直线运动同步训练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7508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直线,运动,同步,训练,2023-2024,学年
  • cover
5.3直线运动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3∶1 B.3∶4 C.5∶3 D.4∶3 2.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 B.前30秒,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C.甲车在做匀速运动 D.前20秒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3:2 3.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在50m的路程中,前25m的平均速度是4m/s,后25m的平均速度是6m/s,则这个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m/s B.5m/s C.4.8m/s D.6m/s 4.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 B.第5s时甲乙相遇 C.乙一直以5m/s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的速度为15m/s 5.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那么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6.下列图像能描述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7.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寒来暑往 B.行云流水 C.心潮澎湃 D.花香四溢 8.甲、乙两小车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运动 D.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9.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v 可知,v 与 s 成正比,与 t 成反比 B.一辆汽车每秒通过的路程都是 30m,则该车一定以 3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汽车匀速转弯,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形式 D.对于匀速直线运动,v 与 s 和 t 无关,是一个定值 10.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北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  ) A.根据公式,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在整个运动过程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始终向北运动 C.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一定为25s D.甲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在空中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拍照一次,由照片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乙球做 运动,甲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12.小明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在第1s内,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崔推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分析可知小崔在2~5s推动物体作 (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运动。为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由图可知加速度a=的单位是 ;在0~2s内小崔同学对物体提供的加速度的为 。 1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 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 14.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错误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分度值是 .图2中速度表的示数是 . 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中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比较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a)表明: ; 图(b)表明: . 16.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时间是 . 17.如图所示,王帆用频闪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