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69039

2.2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11-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337464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上册,八年级,学制,五四,科版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新课引入 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的浑厚,有的清脆。那么,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呢?这些特性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01 声音的高低———音调 1 音调 《青藏高原》这首歌太高,很多人唱不上去;有人声音“低沉”。声音的高低受什么因素影响呢?通过实验探究一下。 1 音调 实验中保持拨动钢尺的力相同,只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比较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 观察实验可知: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控制变量法 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2 频率 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人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 Hz;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 Hz。 3 声 声的分类(按声音频率)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 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为声。 频率 20Hz 20000Hz 次声波 超声波 人类能听到 3 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类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 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f/Hz 3 声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一些机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 海豚利用超声波捕食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地震伴随次声波 02 声音的强弱———响度 1 响度 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轻敲鼓面,声音小;重敲鼓面,声音大。 1 响度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由什么决定呢?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探究一下。 2 影响因素 实验中,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表现音叉振动的幅度,同时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不同。 观察实验可知: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音叉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是影响声音响度的主要因素。 放大法 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响度的大小呢? 2 影响因素 用相同的力度敲鼓,一次在鼓边听,另一次与鼓的距离很大,感受声音大小的变化。 由上可知: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 控制变量法 03 声音的品质———音色 1 音色 “闻其声而知其人”,我们对熟悉的人,只要听到他的讲话声就知道他是谁。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可以分辨的品质,即音色。 1 音色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也就不同。所以不同乐器弹奏同一曲目,熟悉音乐的人也能分辨出使用的乐器。 2 波形图 观察波形图可以发现,不同乐器发出音调、振幅都相同的声音,波的形状也会不同,即音色不同。 使不同乐器都发C调的1(do),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乐音 人们把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很舒服的声音叫做乐音。例如歌唱家的歌声、演奏家演奏的乐曲声。 从上面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课堂训练 1.如图所示,拿一张硬卡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生明显变化的声音的特征量是 _____,这说明该特征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 音调 频率 课堂训练 2.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大 C.远处和近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一样大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A 课堂训练 3.声纹锁是一种神奇的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