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71561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042707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河流,32张,课件,发育,地貌
  • cover
(课件网)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龙滩水电站 肇庆 珠江水系,又称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流域面积45.3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观察:珠江上游与中下游流速、河谷形态、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河段流速不同,会塑造怎样的河流地貌呢? 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不仅侵蚀地面,形成沟谷,同时将被侵蚀的物质随水流一起运移、堆积,凡是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统称为河流地貌。 流速快 流速慢 如珠江上游———红水河V型谷 如珠江入海口———三角洲 河流地貌 01 河谷的演变 侵蚀 类型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使河床展宽 使河床加深 向源头方向延长 溯源侵蚀 侧蚀 下 蚀 1 流水侵蚀作用 一、流水侵蚀作用与河流侵蚀地貌 珠江水系模拟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下蚀 使河变深 溯源侵蚀 使河向源头方向延长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地貌形态:“V” 型谷 特征:河谷深且窄谷壁陡峭 一、流水侵蚀作用与河流侵蚀地貌 珠江水系模拟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特征:河谷开始展宽 地貌形态:“U” 型河谷 侧蚀 使河展宽 河流落差减小 下蚀减弱; 侧蚀开始增强 特征:河谷宽而浅 地貌形态:槽型河谷 人们在珠江水系的某段河流发现了质地坚硬、色彩缤纷灿烂,深浅各异,色韵自然,油脂光泽强,光滑的河床彩玉石。越往上游石头的体量越大,大的有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沿江往下游,彩石的体量普遍比较小,多是十几、二十斤以内。据图回答以下5-7小题 5、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 6、该河段河谷形态属于( ) A. “U” 型河谷 B. 槽型河谷 C. “U” 型谷 D. “V” 型谷 7、形成该种彩玉石光滑,油脂光泽强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火山喷发 A B C D 对点练习 A A 落差较大的河段,流速快,河流携带砂石的能力强; 随落差降低,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D 红水河位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在广西境内拐了一个大弯,形成大峡谷,即红水河第一湾。其地质构造复杂,下图为红水河第一湾风光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红水河沿线多( )A.喀斯特地貌 B.雅丹地貌 C.冰蚀地貌 D.海蚀地貌 4.红水河第一湾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A C 一、流水侵蚀作用与河流侵蚀地貌 珠江水系模拟图 上游 中游 下游 特征:河谷宽而浅 地貌形态:槽型河谷 地貌形态:“V” 型谷 特征:河谷深且窄谷壁陡峭 比较河流上游和中下游河谷形态上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地势差异 流水侵蚀差异 河谷形态差异 曲流的形成地势较平坦,以侧蚀为主。 河流侵蚀岸(陡坡岸)与堆积岸(缓坡岸)的判别方法 1、平直河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河流逐渐开始弯曲。 曲流的形成 结合“凹凸”二字的字形,理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曲流的形成 图中①②③④处分别是什么外力作用,形成凹岸还是凸岸? 2、曲流河段,由于惯性作用,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流变得更加弯曲 珠江的支流———巴马盘阳河在田垌里左拐右弯,从高处俯视,酷似一个巨型草书体"命"字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中间,飘逸脱俗,让人称奇,称为“巴马命河”,河曲如右图所示,推测“巴马命河”未来河流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平直河道 形成曲流 出现曲流颈(P) 裁弯取直 出现牛轭湖 河曲与牛轭湖 牛轭湖 (2022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下图为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某蛇曲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 图中河流曲折蜿蜒的主要成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