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8660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课件

日期:2025-05-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822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
  • cover
(课件网)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主要体现在君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主要表现在: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和选拔、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 中国古代政治 概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前2070年—前476年) (前221年—1912年) 夏、商、周 战国、秦 清朝 (汉唐宋元) 形成 发展 顶峰 禅让制 分封制 制度 概念 概况 禅让制 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部落联盟时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世袭制 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夏朝时期,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 家 天 下 ” 继承制度 《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世袭制     C. 郡县制    D.分封制 B 跟踪训练 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启示 (1)商、西周开国者共同点: ①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②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③除暴君得民心。 (2)朝代灭亡原因: 三个朝代均是因为君主的暴政引起民愤,失去民心导致其灭亡。 (3)启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地方行政制度 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确立时间 西周 秦朝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诸侯相对独立,权力和地位可世袭 郡县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影响 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裂动荡 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 (1)(诸侯的权力)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和功臣(分封的对象),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的义务)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进纳贡物,平时镇守疆土,服从周王调兵。 3.意义(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后期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听周天子号令,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 西周的分封制 (2022·北京市)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C 跟踪训练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 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 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B 跟踪训练 以下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辩论”。这场辩论的最终结果是( ) A. 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B.诸侯取代了天子地位 C.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D.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C 跟踪训练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