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87231

【核心素养目标】4.1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4-06-2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40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法律,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一框题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一、理论基础和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该决定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这些重要论述把保障公民权利作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016年12月25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立法需求,把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结合起来,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健全民事基本法律制度,强化全社会的契约精神。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这部“百科全书”中,不仅写满了各种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且在民法典最后一编中规定了侵权责任的规则。民法典规定了侵权责任的主体、侵权责任的类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侵权责任内容。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为了更好保障公民的权利。将这些民事权利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国家完善立法、法院公正审理,还需要民事主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注意诉讼时效,及时提出权利主张,同时也要树立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的观念,对自己的过错行为导致他人损害的结果承担法律责任。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2020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习近平强调,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聚焦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二、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内容要求:1.4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观念。 教学提示:搜集有关校园安全的纠纷,分析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承担责任的不同情形,增强安全意识。 三、学情分析 从认知结构方面看,高二学生在八年级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我国宪法,通过对宪法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有基本认同,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法典中侵权责任规则制定的价值。教材中有相关法律方面的典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