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595323

第15课 编码的验证优化 教学设计 四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日期:2024-11-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82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编码,验证,优化,教学设计,信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编码的验证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编码的验证优化》是浙江影视-出卷网-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身边的编码》的第6课。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编码”代表的是唯一标识,通过唯一标识可实现对信息社会有组织、有秩序地管理。本课响应了课程标准中“通过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知道如何使用编码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计算机识别和管理,了解编码长度与所包含信息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要求。 为了更好地从编码的视角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事物,解决生活中的编码问题,本课安排了“准备编码的数据”“制订编码规则”和“数据编码方式多”三部分内容。学生要学会制订简单的编码规则,通过分析真实情境案例,用可视化的方式解释该编码规则及作用。教材在“探索”环节中以同一单词不同的编码方式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在建构环节的导语中明确编码规则制订的影响因素,进而引出在建构一环节中需要准备带编码的数据,在建构二中引导学生为数据制订合适的编码规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编码是基于规则生成的,有效的编码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则,在建构三环节中安排了对多种编码方式的认识活动,是为下节课比较不同方式之间的效率作铺垫。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信息科技课堂学习,已经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设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数据编码的基础知识,并初步认识到数据编码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已初步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掌握了收集和分析身边数据的技能,知道可以通过编码建立数据间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待编码事物,培养估算信息量和编码长度的能力。 2.通过体验制订编码规则过程,感受数据编码对信息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为数据制订合适的编码规则。 教学难点:了解编码步骤,设计合适的编码长度。 核心素养指向:感受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科学基础。 四、方法策略 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 五、教学流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生活情景,引出问题,组织讨论活动一:编单词游戏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编码方式,试着用其中的一种编码,表示一个单词吧。建构:生活中不仅数据无处不在,编码也是如此。根据实际的需要,会设计不同的编码规则,设计时需要兼顾环境、数据类型、管理需要等多种因素。 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制定编码规则,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二:编码实践制订编码规则后,需要按照规则产生每个事物的编码。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编码规则下,生成的编码是不同的。如课桌编码规则是8位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编码方式,第1-2位表示楼号,第3位表示楼层,第4-5位表示教室方位,第6位表示物品种类,第7-8位表示课桌序号,8幢3楼东1教室的第一张课桌为083E1D01,第二张课桌为083E1D02。想一想:同一个物品使用不同的编码规则,哪一种编码更简单、合理 活动三:编码的有效性数据经过编码、传递、解码这一系列操作后,能否被接收方准确接收,是检验数据编码效率的重要标准。如维修人员看到维修单上的数据083E1D01,快速、准确地找到8幢3楼东1教室的第一张课桌,就可以验证编码的效率。展示不同小组对同一事物的编码,通过传递交流,感知不同编码差异。活动四:分析优化不同编码规则下产生的编码,传递效率往往存在差异。深入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编码规则的优劣,这更有利于人们优化编码规则,提高编码效率。 感受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编码规则下,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