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96155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 修改润色 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79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写作 修改润色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 2.在多次训练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推敲”的典故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俄国19世纪的作家果戈里,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去付印;曹雪芹写巨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大文豪们对作品的修改润色多么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修改润色》,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新课精讲】 一 千古文章“意”为高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满等问题,都与立“意”不当相关。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 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只有从“意”入手,“言”的修改才有依据。 在之前已学“审题立 意”的基础上,这两节课主要学习如何据“意”改“言”。 二 提升“言"值有妙招 “言”,指言辞和表达。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 等问题,就与“言”相关。 “言”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改“对”和 改“好”。 【写作指导】 修改润色作文常见的方法 1.诵读法 叶圣陶说“声入心通”,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 2.冷却法 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 3.求助法 就是请别人当老师,把初稿拿给别人看,或读给别人听,然后请对方提出修改意见。 4.推敲法 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一)初阶要求:改“对” 训练 下面是一个习作片段,找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改正。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 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绍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试改,并分享试改成果。 【评析】 这段文字存在语言重复啰唆的问题,需要进行删、改,如:①“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可删掉第二个“车胎”;②“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 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厚地笑着。”可删掉两处“然后”或改成“接着”“马上”“随即”之类 的近义词。③用词不当处有:“拂面吹来”中的“拂”有“吹”的意思 可删掉改为“吹来”。 对“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改“对”,我们一般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对照改“对”的要求,再次修改问题例文并交流。 展示修改后的例文。请同学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并对比问 题例文,说说这样修改的好处。 【修改例文】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将它按到一盆水里。 寒风呼啸着扑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再看他,他的手 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 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畏惧。很快地,他补好了胎皮,将打足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他撤 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