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99184

第12课 数据可视化 教学设计 四下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日期:2024-05-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5956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2课,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四下,信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数据可视化》是浙将教育-出卷网-四年级下册第12课,是第三单元《用数据讲故事》的第3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接触并记录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规律。对数据进行记录、收集、处理和分析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你会选择表格还是统计图来表示家乡历年的天气变化情况 借助身边的数据可以做哪些预测 基于数据的预测都是可信的吗 本单元主要解决这几个问题。本单元前两次课学习了用记录单记录数据,数据的收集;统计表的基本结构,统计表的数据整理。本课主要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图表的制作。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敢于合作,善于表达,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能在线协作学习,知道互联网对生活的巨大影响。四上学习了数据处理在四上学些了数据处理,在前2个单元的学习中了解了视频、音频、文字等数字化过程及解码与校验为本单元学习打下了基础。本单元前两次课学习了用记录单记录数据,数据的收集;统计表的基本结构,统计表的数据整理,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数据可视化的方式。2.图表的制作。 【信息意识】 在生活和学习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使用数据支撑所表达观点的敏感性和主动性。【计算思维】 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数据时,尝试针对具体问题,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证明、支撑自己的结论(给出自己的预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图表的制作。 教学难点:数据可视化的方式。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计算机教室 学习资源:PPT课件 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作品评价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 七、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讨论观察下图———某天杭州市24小时累计降水分布图,降水量数据以不同颜色来呈现。对于这种数据呈现方式,你觉得有哪些优点 引出课题建构人们将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快速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气象图,降水分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走进数据可视化数据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可视化形式呈现,诠释数据之间的关系。活动一:走进数据可视化观察以下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折线图呈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图呈现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动态热力图呈现数据的实时变化。)2.数据可视化应用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广泛,用以呈现事物变化的趋势、揭示想法和关系、形成论点或意见等。如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网站的“可视化”栏目中有众多的数据展示。通过柱形图直观地呈现杭州市从1981~2010年每月平均降水量情况。●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适合直接制作图表,需要结合主题做相应的处理。如预测运动会天气情况,在“历年9月28日收集到的气象数据统计表”中,“天气”列数据不适合制作统计图,需要统计天气数据中“0”和“1”的数量,根据研究主题和数据特点制作统计表。●选择图表类型确认并选定相关数据区域,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选用饼图呈现有雨和无雨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活动二:数据可视化应用(1)电子表格中的“筛选”功能,能将“天气”列经过编码后的数值“0”和“1”进行快速筛选、统计。(2)用折线图呈现历年9月28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通过观看饼图、折线图、动态热力图,走进数据可视化。通过杭州市从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