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00486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复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9302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八年级,人教,物理,学年,2023-2024
  • cover
第一章《机械运动》章末复习 一、单选题 1.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  ) 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 15dm,则它在后 2s 内的速度是 A.1m/s B.0.15m/s C.2m/s D.1.5m/s 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A.B.C. D.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李白笔下的长江,有着这世界上最美的景象,关键是诗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若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高山 B.流水 C.小舟 D.江岸 5.下列有关中学生某些特征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般中学生的身高在1.6~1.8dm左右 B.你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5m/s C.你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在校园楼道上行走速度合适的是1mm/s 6.下列图像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图像是(  ) A. B. C. D. 7.甲和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在第6s末,甲乙相距1.2m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东行驶时的运动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整个运动过程,甲车都行驶得比乙车快 C.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D.甲、乙两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9.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 A.地球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 10.关于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用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不能用表示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C.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D.是用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越大,运动就越快 1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B.t=3s时,甲车追上乙车 C.甲、乙两车在0~3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D.t=2s时,甲、乙两车相距30m 1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均匀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 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 C.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 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5m/s 二、填空题 1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 14.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刻度尺使用错误的是 (选填“A”或“B”),A尺的分度值为 mm,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 15.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