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11273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六校2032-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6409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联考,答案,版无,扫描,试题
  • cover
2023年九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闭卷考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全球通史》中载:“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 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材料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思想条件 2.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 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上述材料体现了《汉漠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3. “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 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种 姓制度() A.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B. 使社会等级十分森严 C.造成社会的不公平 D.高等种姓中人才众多 4. 由表1可以看出( 表1 公元前5世纪罗马政权组织结构 机构和官职权力 执政官 2名,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主持元老院会议, 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 保民官 初为2名,后增至10名,由平民中选出。有权否决元老院和执 政官颁布的不利于平民的法令 元老院 由300名贵族组成,有权审批法律,管理国库收入 A.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 D.民主政治初见雏形 5.13世纪的庄园法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 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该材料说明() A.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是村法或习惯法B.庄园法庭维护的是领主的利益 C.庄园法庭的工作人员和地点不固定D.佃户无权参与庄园法庭的审理 6.11世纪后,西欧城市自治运动逐渐兴起。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 政治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这段材料叙述了西欧城市自治 运动兴起的( ) A.原因 B.经过 C.特点 D.影响 7.法国的《民法典》继承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三编体例,德国的《民 法典》则以《法学汇纂》为蓝本,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等五编体例。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 () A.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B.是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C.为欧洲民法提供借鉴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8.日本大化改新时提出了“和魂汉才”的口号,中国的佛教、儒学进入日本后都毫无例外地受到 了日本固有文化意志的融合和改造,变成了适于日本民族心理素质和社会状况的意识形态,而对 于那些与日本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如“科举制”,日本并未移植引入。材料说明大化改新( A.具有盲目性B.取长补短,兼顾民族特点C.具有排他性D.未行科举,不能与时俱进 9.中世纪时,波斯人、希腊人、犹太人、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在阿拉伯首都巴格达相遇,他们中 的许多人热衷于文化交流。阿拉伯人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本的文献书籍进行整理,翻 译成阿拉伯文并广泛传播。材料旨在强调() A.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B.阿拉伯经济文化发达 C.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阿拉伯文明领先世界 第1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