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3364

《出师表》学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16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出师表,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出师表》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作者对后主提的三点建议。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关于刘备托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 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二、听录音,画记出疑难字词,并注意停顿、重音。 三、根据注释及补充的词翻译课文(小组讨论)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四、反馈检测 (一)解释划线词语: 1、臣本布衣 ( ) 2、不求闻达于诸侯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 5、猥自枉屈 ( ) 6、由是感激 ( ) 7、遂许先帝以驱驰 ( ) 8、深入不毛 ( ) 9、庶竭驽钝 ( ) 10、至于斟酌损益 ( ) (二)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五、分析课文 (一)根据第六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表明诸葛亮淡泊明志的句子是                       2、从哪个地方看出刘备求贤若渴?                          3、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4、第6段,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你看出来了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结: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要他依靠贤臣。 21教育网 (二)根据第七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诸葛亮提出了怎样的北伐计划?                                                                                    小结: 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要他依靠贤臣。 21cnjy.com (三)根据第八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 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什么样的军令状,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2、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即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除了对自己,还对群臣、后 主分别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对群臣 对后主 小结: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