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目标: 结合“开国大典”的相关史实,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巩固人民政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相关史实,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整体感知 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01 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02 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03 (1)对中国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意义 (2)对世界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二战后国际冷战格局的力量对比。 2.经济上: (2)稳定物价: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①背景: ②措施: ③结果: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财政困难,商人趁机投机倒把,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A.制止投机资本:“银元之战”(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 B.统一全国财经: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 A.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B.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民众发起拒用银元游行 (1)军事外交:抗美援朝(1950-1953)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3.外交上: 背景 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②美国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 ③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 过程 ①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②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结果 中国人民胜利 影响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和平外交: 3.外交上: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②外交成就 (2)和平外交: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A.第一次建交高潮: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 积极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过程 内容 意义 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6月,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并倡导 A.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②外交成就 (2)和平外交: 二、巩固政权———多领域、多举措、强根基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