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48385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30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人,听不到,声音,教案,格式,2023-2024
  • cover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超声波和次声波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多媒体辅助力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用 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 猜一猜: (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 学生讨论回答: ①有特殊的感觉,有奇特的声音…… ② 动物比人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 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新授课 (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过渡: 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一看: 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动脑思考: 教材中四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 (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 (三)次声波。 播放《犬笛》片段: 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 设问:①影片中的犬笛发出的是一种什么声波?为什么能穿越高山、森林,传得很远很远? ②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 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 例如:根据大气核爆炸产生的强大的次声波,我们可以侦察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了多大能量的核爆炸。 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请同不们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写出相应的调查总结报告 四、当堂巩固。 1、人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约为85———1100HZ,查阅资料,收集蝙蝠、海豚、狗、猫以及其它你感举趣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并与同学们交流。 2、除了歌唱家、音乐家之外,还有哪些人的工作与声有关?把这些工作列出来。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基础知识> 一、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可听声范围 二、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2、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 、穿透能力 、易于获得较 的声能。 3、超声波的应用有 、 、 等。 三、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1、频率 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次声波的特点是能够绕过障碍物传播得很 ,无孔不入。 3、次声波可以用来预报 ,或为监测 提供依据。 4、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赫兹.人们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赫兹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赫兹 <能力提升>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听到声音则发声物体一定在振动 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C. 渔船上的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探测水下的鱼群 D. 声音的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大象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 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