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认识声现象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 )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教室的空间太小,不能产生回声 C.回声太小,人耳听不到 D.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 2.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0.2s,则甲、乙离墙壁的距离为多少米(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54.4m B.68m C.60m D.66m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用超声波探测潜艇的位置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4.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与光一样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长度的单位 C.只要说话声音够响亮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关于诗句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鸟声是由液体振动发出的 B.风声是由固体振动发出的 C.鸟声是由固体振动发出的 D.雨声是由气体振动发出的 6.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 C.一切声源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物体的振动停止后,发声停止 D.有时候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8.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向外抽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9.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5s、0.12s、0.185s、0.13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1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只与介质有关 C.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11.(1)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深度大约是 ; (2)一列火车车长300m,经过长为1200m的隧道,用时100s,则火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为 m/s,合 km/h,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 s。 12.一根装有水的足够长长的直铁管,在其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则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 1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在水里的鱼被鼓声吓跑,说明 能传声。 14.宋词《解语花 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 产生的。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5.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超声波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