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50075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34886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张,历史,PPT,纲要,中外,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元谋人距今 约170万年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北京人距今 约70-20万年 地域: 生产生活方面特征: 生活: 时间早 分布广 打制石器 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生产生活方面特征: 从区域看: 数量多 多源性 统一性 多元一体 分布广 打磨石器,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修建村落,逐渐稳定 不同地区各具特色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开放性 包容性 文化遗存代表(看教材填空) 时间 代表 地点 成就 距今约 7000— 5000年 仰韶文化 黄河中 游地区 典型器物是_____,以_____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_____,并且掌握了_____技术 距今约 5000年 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 代表器物是_____,被称为“蛋壳陶” 红山文化 北方辽河上游 精美的_____,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彩绘陶器  粟  水稻  养蚕缫丝  黑陶  玉器  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的 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高柄杯 山东日照市东海峪出土的 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高柄杯 良渚文化新地里遗址出土的石犁 良渚文化莫角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 红山文化辽宁半拉山墓地、良渚文化贵族与平民墓葬 良渚文化高等级贵族墓葬反山M12 良渚文化平民墓葬卞家山 M61 图片说明:红山文化末期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极其珍贵的玉龙、石钺等,本次考古出土的文物男性化特征明显。 母系氏族向 父系氏族过渡 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大, 阶级分化明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凌家滩M23墓葬 出土玉器 200 件 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王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碧玉 C 形龙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玉串饰 良渚古城 良渚文化稻田遗迹 陶寺遗址观象祭祀台 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纹陶盘 陶寺遗址出土的 乐 器 铜 铃 陶寺遗址出土的 乐器鼍(tuó)鼓 陶寺遗址出 土 的 玉 琮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我讲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2019年8月19日) 【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唯物史观)1.(2020 山东泰安)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解析]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说明大多数墓葬中没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由此可证明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项符合题意;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只能证明早期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只能证明当时的城市建造技术,排除C项。2.(2020 辽宁本溪)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