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50085

【核心素养目标】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4551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核心,素养,目标,10课,建设,中国特色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课标: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1.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认识它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中国十六大、中国十七大、中国十八大、中国十九大、中国二十大等史事,了解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地位。(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感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追求强国富民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1993-2003 2003-2013 2013至今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素养探究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素养探究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初步产生———中共十二大 背景: 时间: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1982 年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四项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三步 第二步 第一步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素养提升 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国际背景 1991年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挑战。 国内背景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内容: 意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终确立 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