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59104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课后练习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376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人,解析,八年级,物理,苏科版,学年
  • cover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课后练习题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文字版 | 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 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 3.下列有关声的实验和应用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器材只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4.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超声波,地震时产生的强度大的 声波对人体十分有害。渔民利用声呐装置向海水发出超声波遇到鱼群后反射回来,从而知晓鱼群的位置,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亚声 亚声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亚声,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判”它。 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但它传播的距离较远,亚声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等障碍物,甚至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亚声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亚声,能使人头晕、恶心。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产生的亚声引起的。人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1)文中提到的亚声就是 (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或“次声波”); (2)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相同介质中,亚声传播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可听声的传播速度; (3)在军事上,利用亚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亚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属于亚声武器发出声波频率的是 。 A.8Hz B.800Hz C.8000Hz D.80000Hz 6.超声的应用 声  呐:超声雷达,又叫声呐. 应  用:(1)海洋: 、海中暗礁、探测鱼群、潜艇位置等;(2)医学: (B超)等;(3)其他:超声金属探伤仪、杀菌等. 7.音调:声音的高低叫 .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叫 ,单位是 ,符号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Hz到 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 ,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 . 8.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此声音是由人的声带 产生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亚洲象迁移时象群之间通过频率 (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 。 三、实验题 10.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小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