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59193

《2.4升华和凝华》达标检测-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文字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4757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4升华和凝华,达标,检测,-2023-2024,学年,苏科版
  • cover
《2.4 升华和凝华 》达标检测 一、单选题 1.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 ) A.“谷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2.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过了一会儿,冻肉周围开始冒“白气”,他在肉上撒了一些盐后,肉很快就“解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气”是水蒸气 C.冻肉熔化需要放出热量 D.撒盐是为了降低冰霜的熔点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词中描绘露在日出后会消失,露消失的过程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A.升华 B.液化 C.汽化 D.熔化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 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 C.“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蕴含着“液化放热”的物理道理 D.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融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下列自然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属于汽化,会吸收热量 B.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会放出热量 C.冰的形成属于液化,会吸收热量 D.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会放出热量 7.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小水滴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8.下列与水有关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 9.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  ) A.河流中冰雪消融 B.草叶间露珠晶莹 C.冰冻的海面 D.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10.如图所示,将干冰置于试管中,试管中冒出大量“白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有白霜形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外壁的白霜就是干冰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试管中干冰汽化吸热 D.“白气”消失是升华现象 二、填空题 11.演员们在茫茫“云雾”中翩翩起舞,“云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而导致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成气体,这是 现象,同时会 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云雾”. 12.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小明把两者的混合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5℃)中,经过很长时间混合液一点都没有凝固,这说明了在水中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13.为了验证装在密封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态,甲同学直接把密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密封试管浸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结果两试管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5℃;水的沸点是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