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62659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作业15.诫子书(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864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作业15.诫子书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 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二、基础知识综合 根据要求答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请把《诫子书》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5.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6.仿照示例,《秋词》中任选两句进行朗读设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子规”渲染出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第二句,“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本文作者诸葛亮,字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迅速逝去) B.意与日去(丧失) C.悲守穷庐(贫穷) D.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9.近义词的词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成语“淡泊明志”出自本文,指出它与近义词“清心寡欲”的差别。 10.作者为何要反复强调“静”的作用? 11.本文文短意长,言辞谆谆。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意图是什么?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疏通字词时,可利用古人遣词造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