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62673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作业22.寓言四则(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3355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课课作业22.寓言四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译文:又有一个为他的担忧而担忧的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得到一个人使唤,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C.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D.奈地坏何? 译文:对毁坏大地有什么办法呢? 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家无井面出溉汲(gàijí) 中伤(zhōng) B.躇步跐蹈(cǐ) 杞人忧天(qǐ) C.身亡所寄(wáng) 废寝食者(qǐn) D.舍然大喜(shè) 充塞四虚(sè) 3.下面对语句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C.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D.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整天都在地上走了又停,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寓言叙述的故事含有教训、劝导的意味。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著名的寓言家,他所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二、综合性学习 6.谣言,即不实的传闻的滋生和泛滥,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网络谣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漫画解说】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这幅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表达的观点。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案例一 2020年2月5日13时许,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通过抖音上传发布“村霸收费放车”视频,请公安机关核实处理。接报后,四屯派出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四屯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网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认真调查,确认了造谣滋事者的身份信息和住址,于当日17时许,将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 案例二 2020年2月6日,部分微信群中有一则“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有关信息。西安航空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着重声明,目前辖区尚无疑似及确诊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3)【献计献策】如何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 ①请你提两点建议。[第(2)题材料中涉及的方法除外] 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 (2)有闻而传之者曰: (3)丁氏对曰: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君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