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酸与碱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试剂 B. 过滤 C.倾倒液体 D.稀释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1:2 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3.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 C.向装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水时,试管外壁发烫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4.下列有关四个图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铁 C.Ba(OH)2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图像中a、c两点所得沉淀质量相同 D.稀盐酸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值随加入水的质量变化关系 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某气体通过灼热的黑色氧化铜固体,固体变红 该气体是氢气 B 将铜片和银片投入稀硫酸中,均无气泡放出 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相同 C 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反应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红色出现 该溶液显碱性 A.A B.B C.C D.D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A.NaOH B.C2H5OH C.Cu(OH)2 D.NH3·H2O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中混有的CO: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B.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等量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C.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D.验证Fe、Cu、Ag的活动性强弱: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此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利用此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 C.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D.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 9.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溶液pH变化图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mL C.a点的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只含有Na+、Cl- D.向b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向加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中,滴加入浓氨水,溶液变成红色 二、判断题 11.溶液的酸碱度用表示,其范围在之间。( ) 12.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 13.常见的酸:H2O、HCl、H2SO4( ) 14.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它特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5.浓盐酸有吸水性,所以敞口放置空气中浓度会减小( ) 三、综合应用题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高纯度CaCO3的流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请回答: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溶解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 。 ③操作I、Ⅱ是 。 ④判断Ca(OH)2是否完全转化为CaCO3的操作是 。 (2)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①B的化学式为 。 ②C→F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物质E的用途是 (合理即可)。 17.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