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专题 一、必备知识点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1)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3)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4)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 (5)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提高矿石浸出率的方法有①加热升温;②将矿石研成粉末;③搅拌;④适当增大酸的浓度等。 2.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1)调节溶液的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以下两点: ①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 ②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CO3、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不可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 (2)控制温度。根据需要升温或降温,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3)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如除去NaCl中少量KNO3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4)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3.常用的提纯及分离方法 常用的提纯方法 (1)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3)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4)氧化还原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5)加热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6)调节溶液pH法:如除去Cu2+中混有的Fe3+等。 常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和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氨。 4.最好记住的化学方程式 (1)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2O3与盐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氢氧化铝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5)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6)氯化铁溶液腐蚀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 (7)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的离子方程式 (9)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SO2同时通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 (10)氯水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1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整体思路 1.题目结构 考查的知识面广,综合性较强。常考的知识点包括: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化学等);反应热的计算,产率的计算;副产物、母液的循环利用(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知识)等。 2.题目隐含信息 “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