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70416

贵州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卷(人教版)(PDF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8220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贵州省,物理,PDF,人教,试卷,监测
  • cover
名校联考 贵州省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一律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1~8题为单 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9~10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 特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 圜 选得0分。)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如 A.考试用签字笔的长度大约25dm B.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9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D.人感觉舒适的气温35℃ 数长 2.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相对于的参照物是 区 A.来来往往的行人 B.他所骑的电动车 微 C.迎面而来的车辆 D.街道两边的房屋 扁 3.学习了“声现象”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胸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齧 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111,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架 5.光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呈现。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筷子插人水中的部分“折断”了是光的色散现象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D.师容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贵黔第一卷)货州省2023一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监测八年级物理第1页〔共6页) 6.某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对物体均匀加热方式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依据实验数据正确地画 出了如图所示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7.在生活中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A,密度大、熔点高 B.密度小、熔点高 C.密度大、熔点低 D.密度小、熔点低 8.地球表面是大气层,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估计教室的空气质量最接近于 A.30 kg B.300 mg C.300 kg D.300g 9.(多选题)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面介 绍符合实际的是 A.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10.(多选题)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 然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1 所示的m一V图象。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mlg 100外 A.量杯质量为20g 80 6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20 C.该液体密度为2gcm 0204060807cm D.65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图1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11.在全国中学生爱国知识竞答大赛上,主特人通过遥控器发射的 (选填“紫外线”或 “红外线”)来调控音响系统。 12.学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