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70809

问题研究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1张)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4186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问题,高一,必修,2019,人教,地理
  • cover
(课件网) 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 第五章 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每逢雨季,我国自北向南,一些城市内涝问题严重,人们戏称到城市"看海"。如何发挥土壤蓄水功能,是解决城市"看海"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 新课导入 城市内涝 分析土壤蓄水功能缺失对城市洪水的影响,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认识城市雨洪控制思想的发展;结合自然环境,探究建设海绵城市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资料一 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缺失 土壤截留的降水越多,降水通过它流到河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削减了洪峰,因此降低了洪灾的风险。1米厚的多空隙土壤截留300毫米的降水量。 用沥青或者混凝土之类的不透 水层覆盖的土地,降水无法向土壤 下渗。城市中大面积的土地表面被 硬化,一旦发生强降雨,产生的径 流量很容易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 力,积水成涝。2012年7月21日, 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在局 部地区造成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7·21北京特大暴雨 受季风气候影响,雨季多暴雨,且近些年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大暴雨、特大暴雨概率增大。 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面积扩展快,植被覆盖率下降,湖泊湿地面积锐减,调蓄功能下降。 城市下水道等排水设施标准较低,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 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暴雨时绝大部分降水形成径流,且产流快而急。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为向内涝问题较为严重? 思考 1993年 2018年 广西柳州城市化进程 某地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水循环对比图 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 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变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城市道路 地表径流量增大;流速快;洪峰早;洪峰流量大、水位高 2.与城市化前相比,一次暴雨过程中,城市化后地表径流在流量、流速等方面有何变化? 资料分析 土壤厚度、土壤孔隙度;土壤越深、孔隙度越大,土壤需水量越大。 3.土壤蓄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哪些结构特性? 城市道路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干季时间长,土壤含水量低,孔隙度大;降雨时,通过下渗,土壤可吸纳大量雨水,降低地表径流量。延缓地表径流汇集时间,可大大减轻洪涝灾害风险。 4.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 资料分析 资料二 雨水花园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个新建住宅区为每栋住宅配建30-40平方米的蓄积雨水的场地,称为"雨水花园"。经过数年的追踪监测,发现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世界各地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注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 雨水花园通过滞留雨水和地表径流实现增加下渗,通过植物吸收、土壤和其它填充物过滤与吸附、微生物分解等作用实现净化雨水,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蓄积作用实现涵养水,通过浇灌植被、弥补公共用水等实现雨水资源化。 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 雨水花园构造示意图 资料分析 增加湿度、调节气温,为鸟类、昆虫、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地。 为人类活动提供休闲观赏景观,保护排水管道,降解污染。 影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如在山城雨水花园可缓解水土流失,在干旱区雨水花园可抑制沙尘等。 2.雨水花园有哪些作用? 雨水花园 资料分析 补充 雨水花园各层解读 蓄水层 为暴雨提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