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重要的的地理分界线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堂导入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我国南北冬季气温差异 你还记得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吗?此外,你还知道哪些地理分界线?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我国重要的区域界线 2.能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说出贺兰山东西两侧的地理差异及其原因 重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贺兰山东西两侧的地理差异及其原因 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秦岭与淮河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地区干湿状况、自然植被明显不同。 新课讲解 秦岭 淮河 秦岭横亘我国中部,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海拔多为1500~2500米。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下游分为两支,分别注入长江和黄海,全长约1000千米。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图5.6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秦岭—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暖温带;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 图5.8 中国温度带图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秦岭—淮河线以北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区;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图5.7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图5.9 中国干湿地区图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秦岭—淮河线以北自然植被冬季落叶明显,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秦岭 淮河 <800毫米 >800毫米 一、秦岭—淮河 1.自然环境差异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1.读图5.7、图5.8和图5.9,说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 图5.8 中国温度带图 图5.7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图5.9 中国干湿地区图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1.读图5.7、图5.8和图5.9,说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降水量、温度带、干湿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温度带、地区干湿状况、自然植被明显不同。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普遍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区;自然植被冬季落叶明显,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属于亚热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自然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因为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纬度不同。 图5.5 中国四大地理单元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2.农业差异 (1)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图5.5 中国四大地理单元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2.农业差异 (2)耕地类型: 旱 地 水 田 水田 旱地 新课讲解 中国小麦、水稻、甜菜和甘蔗分布 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糖料作物是甘蔗。 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糖料作物是甜菜。 一、秦岭—淮河 2.农业差异 (3)农作物: 新课讲解 一、秦岭—淮河 2.读地理图册中的相关图幅,填表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纬度高低 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 干湿状况 温度带 主要植被类型 河流水文特征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较高 较低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半湿润区、湿润区为主 湿润区为主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以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