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82477

第5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5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案
  • cover
第5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含义,能够熟练诵读本句。通过学习“明道喻理” 故事,了解蔡邕是怎样的人,学习他是如何借鉴他人的长处和经验的。通过“知行合一”, 运用本课所学借鉴他人经验以弥补自身不足的知识,掌握把他人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于 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熟记主题句、阅读“明道喻理”有关蔡邕创造飞白的小故事后,引导学 生发现蔡邕发明“飞白”书法的故事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间的内在联系。教 师可以为学生朗读主题句所在的诗篇,使学生能够欣赏《诗经》韵文的悠扬典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欣赏他人、谦虚好学的情感态度,树立博采众长、勤勉修身的价值观。学会 从他人的生活经验中汲取营养,并把他人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虚心向他人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因为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总是存在品 某些联系,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就很难做出创新。海纳百川,方能成其浩瀚。善于借之 鉴他人,有益于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艺,更可开阔眼界,开阔胸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主题句和蔡邕创造“飞白”技法的故事,学会向他人借鉴有助于提升自身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经验或方法。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懂得,我们要借鉴的不是美玉,而是治玉的工具。换句话说,我们借鉴的不是他人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是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认读句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练习朗读句子 二、结合解析,练习背诵 1、简明了解句子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 2、总体把握句子的古语今说 3、明道喻理 蔡邕顿悟书“飞白” 蔡邕如何成功的? 三、拓展延伸: 读知行合一 想一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