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82716

第二单元第1课 书林漫步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41628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二,PPT,八年级,美术,初中,人教
  • cover
(课件网) 书林漫步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书籍设计概念 书籍设计:旧称“书籍装帧设计” 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作出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封面就书籍本身来说,有三大功能: 保护书籍不受损坏 宣传介绍书籍内容 美化书籍吸引读者视线 书籍的结构示意图 书籍的组成 :护封、腰封、前勒口、后勒口、封面、封底、书脊、环衬、扉页、内页、 上切口、订口、书口等。 一、中国古籍设计 在商代就已经有了,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单独的竹片或木片称简,在其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便称为“简册”了。简的形是狭而长的条子,一根简通常只写一行字,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 缺点:比较重,不易保存,占地面积大等 01 中国古籍设计 我国正规书籍的最早形式是简册。商代 卷轴装 今人思维,将数张纸叠放选取一边装订成册,自然而然。 惯性思维,古人更多是将写好内容的纸张卷起收纳。 优点:即可将布帛折叠存放,也可卷收存放。 缺点: 1.右手收卷,左手展开向后阅读,读完再卷回收藏,费事。 2.较长卷轴检索文字不便。 3.长期卷收,回卷惯性,展开查看,松手纸张自动回卷。 02 中国古籍设计 卷轴装 东汉至唐代 隋唐时期,佛学兴盛,僧人和信徒在念诵经文时要正襟危坐。(奏折) 经折装是将一张纸经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呈长方形的折子形式,在首末两页分别粘贴尺寸相等的硬纸板或木板作为封面和封底。 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造而来的,优点:与卷轴装相比,既方便阅读,又便于取放。改良极为成功有价值。 缺点:不小心易散落成一条长长的纸带,影响阅读。易损坏。 03 中国古籍设计 经折装 隋唐 卷轴装用于字画装帧,经折装应用于小册子,流传下来。 旋风装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将外封纸对折,形成前后相连的整体,如同套筒。二是卷轴装的变形,外观仍是卷轴,以卷轴纸为底纸,将纸错口重叠粘在卷轴纸上。风吹过时,书页翻飞犹如旋风,故称“旋风装”由于卷内纸张因卷起出现纸边弯翘,呈“龙鳞”状,因此也成为龙鳞装。 优点:翻阅检索内容时,比传统卷轴更加方便。 缺点:仍保留卷轴装的外壳,是较为保守的改良。 存放、携带、阅览方面仍然不便。 易脱落。 04 中国古籍设计 旋风装 唐代 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 梵夹装对中国人的阅读方式,以及早期中国纸本书籍的纸张组合方式和装订方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05 中国古籍设计 梵夹装 06 中国古籍设计 蝴蝶装 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 蝴蝶装与雕版印刷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印刷书籍中最早出现的装帧方式。将印有文字的纸页沿相对应的鱼尾纹中缝对折,再依顺序摞叠成方形,将对齐的折缝处粘在包脊纸上,书遂完成。翻阅时,书页如蝴蝶展翅。 优点:有字的两面在同一版面,一目了然。现今地图仿用。 缺点:每一页都会看到两面无字,久而生厌。浪费资源。 07 中国古籍设计 包背装 约出现在南宋,一直流行至清代 包背装与蝴蝶装正相反,是将书页有文字的一面朝外,以折叠的中线作为书口。在近书背处打孔,以纸捻穿订。最后,以一整张纸绕书背黏合,作为书籍的封面和封底。从表面看,与现代平、精装书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包背装为单面印刷,每两页书口处是合叶装订。 优点:翻阅方便,一目了然。 缺点:用浆糊粘背,牢固度较差,经不起经常翻阅,容易散落。 08 中国古籍设计 线装 起源于唐末宋初,从明代中叶至今 线装成为我国书籍装帧的主要方式。线装书形式美观,方便阅读,装订牢固,不易散落,是古代书籍装帧发展成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