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孝慈齐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知道孝慈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思想感情。 19 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2、教导学生应该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时刻心怀感恩之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 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 (二)、学习新课 1、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读“窦氏教子” 理解窦氏是怎样教子的,谈谈你对“父慈子孝”的理解。 (四)、知行合一 画一画你的全家福, 想想亲人给予了你什么样的关爱?我们又该如何回报? 20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2、初步体会孝慈对于自我修身的影响以及与齐家、平天下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把“孝”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二)、学习新课 1、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读“汉文帝亲尝汤药”,思考汉文帝的仁孝体现在哪些方面,何以治理好国家? (四)、知行合一 了解清明节,思考怎么做才是对祖先和先烈最好的怀念呢? 21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2、让学生懂得“俭”是治国和做人的美德。大至国家,小到家庭、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发展繁荣,都要把俭放到重要的位置。倡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从校园浪费现象的调查出发,把勤俭节约落到实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介绍这句话的出处引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二)、学习新课 1、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读“司马光的故事”,思考为什么由奢入俭难? (四)、知行合一 以“勤俭节约”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让“美德传承,从我做起”吧! 第22课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诗画揽胜: 默读课本52-53页原文和注释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行合一: 1.是什么让这户寻常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 说说自己的看法 2.小组交流:你家的家风中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六、拓展诵读 《朱子家训》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