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690889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三)(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42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练习试题(三)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是个主动nà税者,我任由豌豆象自由行事:我正是为了它才在我的荒石园中 了几垄它所喜爱的植物种子。除了这不多几垄的豌豆而外,我没有任何别的可召唤豌豆象的东西,但它五月里便 前来了。 【乙】 还有一点看来也是肯定的。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者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cuī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 ,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à ( )税 召( )唤 cuī ( )毁 挫( )折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种植 按时 溃败 B.播种 准时 溃败 C.种植 准时 退却 D.播种 按时 退却 (3)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 (4)【甲】段文字体现了作者 的情怀:【乙】段文字出自《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积累,简要说明语段【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 二、综合性学习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组故事,准备以“言必行,行必果”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 )(只填序号) ①曾子烹彘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③一言九鼎 ④此地无银三百两 ⑤一诺千金 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⑦指鹿为马 ⑧商鞅立木 (2)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已设计出两种活动方式,请你根据主题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开展“信守承诺最美”诗歌朗诵会 活动二:举办“寻觅身边的诚信”黑板报评比 活动三: (3)为了营造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宣传标语,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①时。 腾蛇②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③,志在千里。 烈士④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⑤,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⑥。 【注释】①竟:终了。②腾蛇:传说中能乘云雾升天的龙。③骥:千里马;枥:马槽。④烈士:有远大抱负的男子。⑤盈缩之期:指人的寿命长短。⑥永年:指长寿。 3.课文内容及常识填空。 本诗和《观沧海》都选自曹操的组诗《 》,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龟虽寿》的特点是 ,《观沧海》的特点是 ;在语言风格上,本诗的特点是 。 4.下面图片中的历史经典故事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 ) A.煮酒论英雄 B.赔了夫人又折兵 C.割发代首 D.割须断袍 5.《龟虽寿》和《观沧海》都是作者北征乌桓凯旋而归时所作,都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两首诗中表明作者志向的诗句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说说作者的志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龟虽寿》中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是: ;《观沧海》中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是: ;志向的具体内容是: 。 6.写出由本诗诗句演变而来的两个成语。再列举两个与曹操经典故事相关的四字成语(与本诗相关或已经在本大题中出现国的成语除外) 由本诗诗句演变而来的成语: (只写两个)。 与曹操经典故事相关的成语: (只写两个)。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查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