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06599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2019)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4318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高中,历史,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目录 CONTENTS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赋出于田,自上税下;贡出于土,从下献上。” ———《玉海·食货·贡赋》 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汉书·食货志》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等,形成的基本制度被称为赋税制度。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租 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力役与兵役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秦汉 明清 宋元 隋唐 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租庸调制;两税法 一条鞭法;丁银作为定额;“摊丁入亩” 沿唐制;募役法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重难拓展 1、唐朝 两税法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 . . . 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徒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 思考:两税法出现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背景: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内容:1、征两税:户税(按人丁和资产)和地税(按田亩)2、两次征:分夏秋两次征 评价: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征税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重难拓展 2、明朝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征收)。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 概括一条鞭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内容:赋役合一;量地计丁;赋役征银 评价:1、简化了征收手续,减轻了农民负担;2、赋役征银,适应和促进了明后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是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张居正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我国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 重难拓展 3、清朝 摊丁入亩 康熙时,人民的丁银负担极为繁重,山西等地每丁纳银至四两,甘肃巩昌(今甘肃陇西)至八九两。农民被迫逃亡,拒绝交纳丁银,各地的官吏又害怕清朝政府催逼,往往少报多留. . . . . 为了稳定收税的数额,确知人丁的实数,特别是因为山陕一带部分农民在赋役逼迫下的四处流亡,“任意行走,结成党类”, 对清朝的统治不利,于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即以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叫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 雍正时,清朝政府又进一步采取了“地丁合”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平均摊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