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08160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一模)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006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
  • cover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模)(解析版) 一、古诗文(35分) 1.(13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   。(柳宗元《小石潭记》) (2)欲说还休,却道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傍晚时分小明遥望山野,满目皆是浓浓秋意,让他不禁想起《野望》中的两句话:“   ,   。” 2.古诗文阅读。(22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追和陶渊明诗引(节选)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①耳,置家罗浮②之下。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 先生平生独喜为诗。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③。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吾今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④,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有删改) 【注】①儋:即儋州。②罗浮:即罗浮山。③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意思是平实中透着文采的华丽,清淡中透着丰富的意味。④悛(quān):改变。 (1)【甲】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    (人名),【丙】文中提到了“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葺茅竹而居之     ②参考下面的诗句,画线句中加点词“桑榆”的意思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A.桑树和榆树 B.指日落时余光所在处,谓晚暮 C.比喻晚年 D.喻指隐居田园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相与步于中庭。 (4)【乙】文中苏轼“  ———的行为,说明他把张怀民当作心意相通的朋友。【丙】文中,苏轼评价陶渊明    、   (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他称得上是陶渊明跨越时空的知音。(5分) (5)【甲】与【丙】中,刘禹锡和苏轼面对相同的处境———□”(【丙】文中的一个字),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排解苦闷,前者“  ———,后者读诗写诗,二人体现出相同的人生态度,即    。(5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用“闻笛赋”表达对物是人非的感慨,用“烂柯人”抒发对友人的怀念。 B.【乙】【丙】两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辛酸与悲凉的情感。 C.【丙】文中苏轼居陋室、饭蔬食仍“喜为诗”,其心境与【乙】文的“闲人”相近。 D.【甲】【乙】【丙】三篇诗文都抒发了作者虽然“处江湖之远”,却忧国忧民的心声。 二、现代文(35分)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体育“饭圈①化”当休矣 ①在日前进行的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赛后有观众现场质疑裁判对全红婵压分,网上各种版本的“黑幕”更是层出不穷,引发网民关于体育“饭圈化”的热议。 ②“饭圈”现象起源于娱乐圈,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偶像必须无往而不利。一旦偶像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一些人就会认为必有“黑幕”,一些非理性的声音会瞬间甚嚣尘上。“饭圈”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则是侵扰偶像隐私,影响其正常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