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11001

14《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 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47786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2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促织》《变形记》联读 高二语文 必修下册 《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 广泛的意义:在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仍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 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异化 我校文学社准备举办一场主题为“探究异化,观照现实”的读书分享会,要求同学们踊跃推荐经典中外阅读篇目,并进行深入研读。目前,很多同学推荐了中外名篇《促织》《变形记》。 情境任务 图说情节,讲好小说故事 活动一: 自主学习:请你向读书分享会的同学们简单的讲一下这两篇文章的故事梗概,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两篇小说的基本情节,现在请你根据《促织》《变形记》文章的情节发展曲线图及情绪发展变化图来讲故事。 填写表格,思考异化之因 活动二: 合作学习:成名之子为什么会化身成促织?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大甲虫?请思考异化的原因,填写下面的表格。 社会角度 家庭角度 个人角度 《促织》 《变形记》 社会角度 家庭角度 个人角度 《促织》 《变形记》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天子偶用一物,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父亲落榜秀才、薄产累尽,家无薄产。家里急需一只蟋蟀救命。 成名为人迂讷,成名之子害怕责骂、只能化促织将功补过。 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缺少关爱和友情。 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巨额的债务。 工作太辛苦,高度紧张,无法掌控命运。 格里高尔与成名之子的相同点: 两者的异化都有被迫的因素,都受制于当时严酷的社会背景。 格里高尔身处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 成名之子身处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社会。 读书分享,探究异化之思 活动三: 探究学习 1.思考异化的结局 2.探究异化的实质 3.感悟异化的现实观照 “探究异化,观照现实” 读书分享会 《变形记》是赤裸裸的悲剧,那么《促织》的结局是真正的喜剧吗? 1.思考异化的结局 不是。《促织》甚至是更大的悲剧。成名之子化身为虫、解决困难、恢复理智,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虚幻的假设,这种结局在人世间是无法实现的,而真正的结局可能只是成名一家的破灭,虚幻的想象更衬托出现实的残酷。 都是异化者,但异化的实质不一样。 2.探究异化的实质 格里高尔: 成名之子: 格里高尔是“虫”身“人”心,虽外在化为了甲壳虫,但他还具有人性和情感。 成名之子是“魂”化为虫,只有“虫性”,没有了“人” 的智识。 都是异化者,但异化的现实观照不一样。 3.感悟异化现实观照 他的变形异化是一块试金石,一块多棱镜,考验出人性的深浅,折射出家人、公司协理等人对他真实态度,将人与人之间赤裸的金钱利益关系毫不留情地展现出来。这是卡夫卡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处境的预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以及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格里高尔: 都是异化者,但异化的现实观照不一样。 3.感悟异化现实观照 成名之子: 他的异化,让家人否极泰来,鸡犬升天,最终获得了为人的尊严,其实这是以他的非人行为,也就是让一个人的灵魂蜷缩在一个促织的体内为代价的,是以让其父母陷入深深的绝望为前提的。这样的结局极具反讽意味,批判了封建社会贪官虐吏对老百姓的欺压,揭示了社会黑暗,人不成为人的残酷现实。 每一个时代,人类生存的压力都很大,我们现代人也 是会被外在的力量重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让自己被“异化” 和“变形”? 现实观照 “社畜”。它源于日语中的“公司”(會社)和“牲畜”(家畜)两词,合起来的意思为“公司的牲畜”,指的是一些为公司放弃自我生活的劳动者,多用于日本员工的自嘲。 ———新垣结衣主演的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观照现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