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18139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12《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二课时 教案

日期:2025-05-0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21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五年级,下册,道德,法治,3.12,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cover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这个单元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近代我国遭受侵略和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历史的必然和先烈的革命精神,感受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的悲痛记忆和奋勇抗争事迹,深刻体会新中国诞生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无比激动的喜悦心情。本课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课前广泛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引领学生交流并思考“为什么这场战争要出兵去打”,进而体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意义;然后依托五大战役、上甘岭战役,来体会我们在军事装备和后勤双双滞后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不易,通过鲜活的事例唤醒学生对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接着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交流,反馈,梳理新中国外交史的重大历史时间事件,感受这一历程之艰辛,体会老一辈外交家为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打开外交局面做出的贡献,学习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情分析】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不管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离同学们的生活都比较远,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陌生,难以理解抗美援朝战士舍身忘死保家卫国的情怀,也不能深刻体会老一辈外交家排除万难的智慧和精神,因此,如何让这段历史走进学生的心里,引起他们的共鸣,并唤醒爱国爱党的情感,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体会志愿军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新中国外交历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成就。 3.体会感受老一辈外交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国,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和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新中国外交历程和老一辈外交家们的贡献,激发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第二课时《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准备资料包。 2.学生课前阅读资料包,分组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背景、中美军事装备后勤补给的情况,五大战役、上甘岭战役,英雄事迹;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作用,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提出的背景及作用,重返联合国的历程、贡献;完成预学单。 3.有条件的同学选择《金刚川》《上甘岭》《英雄儿女》《最可爱的人》中的一部或其中的片段看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抗美援朝战役,悟保家卫国之魂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2.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看,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视频),那时人民渴望着过上怎样的日子呢? 3.人民渴望过上安定、和平、幸福的日子。然而一场国门之外的战争打破了人民美好的梦想。关于这场战争课前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下面进行小组交流。 4.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进行小组汇报。 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谈对这场战争背景的了解 预设A:美空军轰炸东北,侵犯主权 B:美第七舰队入驻台湾,干涉内政 C:朝鲜告急,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追问:你认为该不该出兵? 小结:虽然当时中国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安宁,但经过权衡,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板贴:出兵抗美援朝) (2)敌我双方军事装备、后勤补给的悬殊; 过渡:打仗首先是双方军事装备、后勤补给等方面的较量,当时中美双方的条件怎么样呢? 预设:A:美军军事装备很强,美军武器装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