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22216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31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道德,答案,试题,法治,期末
    2023年秋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评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0 B A 0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30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5.(8分) 现实意义有:①有利于关爱、帮助困难学生,传递美好情感。②有利于让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 暖。③有利于形成与人为善、增进信任的良好人际氛围,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4分) 在给生活困难学生送爱心时,应注意:①要心怀善意。②要尽己所能。③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 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④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且要在精神上给予关怀。(4分) 26.(14分) (1)(8分)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 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 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忠于未然。 (2)(6分)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 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7.(8分) (1)(4分)①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 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 ②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4分)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 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2023 年秋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评价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全卷三个大题, 共 28 个小题, 共 6 页;满分 100 分, 考试用时 75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 每小题 2 分, 共 48 分) 1.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我们逐渐开始关注社会, 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下列行为 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张明总喜欢在小区的围墙上画画 B.文文坚持每周放学后去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C.慧慧常常去小区的书屋看课外书 D.小力学习刻苦, 成绩名列前茅, 但与同学交流较少 2.鲁迅说:“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生存, 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这 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只有成年人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 C.人永远无法离开地球D.社会离不开个人 3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网络上交朋友、 发祝福、 学习、 问医、 购物……我们越来越离 不开网络。 但同时, 网络诈骗、 网络售假、 网银被盗等现象也随之出现。 对此, 我们应该 ①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②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做一名负责的网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