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28756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A卷基础过关卷)(含解析)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146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过关,纲要,中外,AB,训练
  • cover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A卷·基础过关卷) 一、单选题 1.1916年1月,中法就招募华工到法国做工之事进行磋商,由于当时中国尚守“中立”,中方以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华工。此后不久,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也开始正式启动。以上史实反映出( ) A.战争导致交战各国人力资源紧张 B.英法无视中国军事力量 C.军阀混战导致民众积极出洋谋生 D.列强在全球掠夺劳动力 2.方框甲和方框乙中的文字分别是对苏俄(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特征的描述 并非立即没收全体资本家的产业 致力于普遍建立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劳动者首先应该学会管理工作 对经济的主要垄断部门逐渐实行国有化 全面国有化 外贸垄断化 食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私人贸易和货币作用受到极度限制 甲 乙 据此,经济政策由甲到乙的调整表明( ) 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 B.农业集体化方针业已推行 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 D.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3.宋子文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三十一年新年的第一天,我和美国罗斯福总统、英国丘吉尔首相,还有马克西姆·李维诺夫签署了一份简短文件……我们四大国家又参加了与其他二十二国代表签署仪式。回忆录中提到的“文件”签署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它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伴随着国际力量和体系结构的剧烈变动,这一体系的瓦解已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的体系是(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别具特色,这项行动计划的制定者是( ) A.提拉克 B.桑地诺 C.扎格鲁尔 D.甘地 6.1921年,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鼓励农业生产,并推行多种经济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措施属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私有制及市场经济 C.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 7.当俄国工农大众迫切需要解决土地、面包、和平和自由时,临时政府的执政虽然使得俄国社会有了充分的政治自由,但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前三件事却解决得不好。这促使俄国( ) A.颁布了《和平法令》 B.被迫退出一战 C.革命性质产生转变 D.爆发二月革命 8.“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这是苏俄实行的哪一政策的内容?(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9.“晚9时45分,‘阿芙乐尔’巡洋舰鸣响了冲击冬宫的炮声,起义者冲向冬宫。经过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到次日凌晨2时10分,冬宫被完全占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束手就擒。”这场起义(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10.1942年元旦,26 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这表明(  ) A.联合国正式成立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基本形成 C.二战出现转折点 D.战后国际秩序正式建立起来 11.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他在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由此可以看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的来源不包括(  ) A.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西方文学 C.西方法治思想 D.西方经济思想 12.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