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34574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1314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第一次,试题,历史,一模,抽测
    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考第一次联合调研抽测 高三历史试题 (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 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B.《绚烂的世界帝国》 C.《分裂动荡的年代》 D.《疾驰的草原帝国》 2.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公民大会:“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了雅典 A.政治制度体现平等性 B.公民政治参与程度高 C.公民间没有政治等级 D.公民大会具有全民性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仰韶人 4.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 6.中国古代,“衣服有制”。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志。下列哪一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7.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设幕府,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A.大化改新取得胜利 B.武士集团开始形成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天皇大权独揽 8.“民以食为天”。下表是明清时期人均粮食(未经加工的毛粮)占有量的有关统计,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代 人口数 (亿) 耕地总数 (万市顷) 平均粮食亩产 (市斤) 粮食总产量 (亿市斤) 人均耕地数 (市亩)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明万历时 1.2 760 243 1446 6.3 1205 清雍乾之际 1.6 900 300 2295 5.6 1434 鸦片战争前夕 4.128 1147 310 3022 2.8 732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发展 C.封建统治危机曰益显露 D.土地经营分散的趋势加强 9.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创立的某机构,使他实现了乾纲独断,加强了君主专制。这一机构是 A.奴儿干都司 B.内阁 C.军机处 D.理藩院 10.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唐太宗思虑科举制 A.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B.忽视对品行的考察 C.未能提高行政效率 D.考试内容脱离实际 11.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感叹道:“如果我既是总统又是国会,哪怕只有十分钟,该多好!”这说明( ) A.分权制衡限制政府权力 B.总统缺乏实权 C.独立的司法权无足轻重 D.国会权力至上 12.18世纪中期以后的英国,倡导爱护自然的诗歌层出不穷,如彭斯的《杜河两岸》、布罗姆菲尔德的《农夫之子》均描绘了少年时代乡村自然的美丽景色,克莱尔在《致倒下的榆树》中则深情地把童年屋后的榆树作为朋友来看到,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社会转型的问题日益突出 B.农民向往理想的田园生活 C.文学创作实现了自我革新 D.诗歌主题以乡村生活为主 1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 古希腊雅典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B 1888年汉口城市人口仅18万,至民国初年增至120万,20多年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入校读书,30年后日本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