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734963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52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7.3.3,生物,进化,原因,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课时规划 1课时 课题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有关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初步形成进化观念。 2.通过阅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过程,认同科学探索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核心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先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让学生对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留有鲜明的印象。然后,再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的改变在保护色的选择和形成中的作用。最后,教材全面地闻述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根本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难点: 1.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进入情景,引发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意向,导入新课: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会特别多。 情境导入,激发热情 新课 教学 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 启发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1: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深色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的吗? 3:为什么100年后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蛾却成了少数的主要原因? 回答1:桦尺蛾的颜色改变是环境改变造成的。 回答2: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这是变异的结果。 回答3:不同颜色的桦尺蛾在天敌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同的。 总结: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优势。周围环境变化,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的资料,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初步认识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为后面的内容学习作好铺垫。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生物具有的与环境非常相似的体色叫保护色。自然界中利用保护色捕食或防御敌害的实例有很多,通过多媒体展示雷鸟、变色龙等体色随环境而变化,不同环境中的枯叶蝶、菜青虫、青蛙等的体色对比。 动物的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并进行讨论 在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分别是哪种颜色的“幸存者”最多,这与彩色的纸的颜色有什么关系? 答:第一代中,小纸片“幸存者”最多的是蓝色;第五代中,小纸片“幸存者”最多的是蓝色,这说明了背景颜色应为蓝色。 2. 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幸存者”的数目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间又有什么变化? 答:第二代“幸存者”的颜色有了分化,有些颜色的“幸存者”明显多于其他颜色的数量,有的颜色没有了“幸存者”。到了第五代仅剩一种颜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