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19世纪下半期 资本主义的扩展 中职新教材《世界历史》(基础模块) 课程标准 了解 19 世纪下半期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改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壹 目录 美国南北战争 贰 日本明治维新 叁 第一章 意大利、德意志 统一国家的形成 1859年 从奥地利收复 1861年 并入撒丁王国,建立意大利王国 1866年 统一威尼斯 1870年 并入意大利王国 实现国家统一 君主立宪制 撒 丁 王 国 1861年 意大利王国 一、意大利的统一 1、背景: (1)长期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拿破仑统治激发了意大利的民族意识 3、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方式:革命和反侵略战争 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背景 ①四分五裂状况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俾斯麦 (2)过程: 三次王朝战争: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3)成立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1、前提: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内容: ①政体:(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②国家结构:联邦制 (2)评价: ①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②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运用法律手段巩固成果;体现出一定的民主特点,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问题探究】思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皇帝: 议会: 宰相: 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君主专制是实 形式上是立法机关,受皇帝控制;———民主立宪是虚 对皇帝负责。 第二章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人在西进过程中把印第安人描绘成异教徒、野蛮人,必须以“文明”和基督教的名义杀死他们。西进运动塑造的开拓、进取、革新等美利坚精神的背后,流淌着的却是印第安人无辜的鲜血。 (1)背景: 《独立宣言》发表时 1878年(20颗星) 建国时(13颗星) 1960年至今(50颗星) ①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 ②西进运动———领土得到扩张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西部领土 建州 关税 奴隶制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提高 自由州 废除 降低 蓄奴州 维护 ③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北方 南方 西部地区 美国南方 英国(工业革命) 原料(棉花) 工业品 1861年 内战爆发 1860年 林肯当选总统 1862年 《宅地法》 1862年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 战争结束 导火索 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宅地法》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