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3934

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26课猫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6次 大小:31918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26课猫
  • cover
26 猫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污涩( ) 红绫( ) 怂恿( ) chàng( )然 zǔ( )咒 quán( )伏 chéng( )戒 wàng( )下断语 虐待( ) 屋脊( ) 2.读准多音字 (1)兴趣: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 (2)相称:____ 其他读音:____ 组词:____ 二、重要词语 1.污涩:_____ 2.忧郁:_____ 3.____:鼓动别人去做。 4.安详:_____ 5.亡失:_____ 6.怅然:_____ 7.蜷伏:_____ 8._____: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9.虐待:_____ 10._____:轻率地下结论。 三、作家作品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等。 答案:一、字音字形 1.sè líng sǒng yǒng 怅 诅 蜷 惩 妄 nüè jǐ 2.(1)xìng xīng 兴盛 (2)chèn chēng 称呼 二、重要词语 1.暗淡,不光滑的意思。 2.忧伤,愁闷。 3.怂恿 4.从容不迫;稳重。 5.丢失,散失。 6.不愉快的样子。 7.弯着身体卧着。 8.提心吊胆 9.用残暴的手段待人。 10.妄下断语 1.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点拨: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既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核心图解 第2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