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这是常用体温计,其分度值为 ℃,读数为 ℃。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的条件下,用 的办法使它液化贮存在钢罐 里的。若将液化石油钢罐的阀门打开,让液化石油气快速放出,则钢罐内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江往热熔枪中装入塑料条(如图),接通电源,等待一段时间后发现塑料条逐渐变软变稀。可见,塑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下列固体中熔化时与塑料有共同特征的是 (填序号)。①蜂蜡、②玻璃、③铝、④冰、⑤铁 4.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它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仔细观察发现,“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选填“室内”或“室外”)一侧。 5.大雪天气,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7.炎热的夏天,吃冰激凌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激凌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 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 9.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填物态 变化名称)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小雨滴。 10.小明在浴室洗澡时,看见连接热水器的两根水管中的一根外面有水滴,另一根却没有,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外面有水滴的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合肥冬季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12.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很凉爽,是因为 (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13.镓是一种金属,它的熔点较低,实验员从恒定温度为20 ℃的仓库中,拿起一块固体镓放在手心上,一会儿,发现手心里的镓熔化成银白色的液体,如图所示,则镓的熔点可能是 ( ) A.20 ℃ B.30 ℃ C.50 ℃ D.60 ℃ 1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 ℃,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8 ℃的海波 ( ) A.处于固态 B.处于液态 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都有可能 15.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 ℃, 要测量南极的最低气温,应选用 (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三种温度计均可 1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下列情景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 甲 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