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5040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共3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3343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36张,PPT
  • cover
课件36张PPT。 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题: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主要发明、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3.对比两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1.历史 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殖民掠夺2.主要 成就①电的广泛运用(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③化学工业的发展 ④传统工业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需求①政治:②技术:③资金:④市场:3.影响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③生产关系:④世界市场:①生产力: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出现垄断组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和列强对其它国家的掠夺和控制。②产业结构:新兴工业出现,重化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⑤国际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1.含义:2.产生原因:3.作用 大企业之间为了控制生产与市场以 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生产力 发展规模扩大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垄断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 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 生活;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组织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二.对比两次工业革命:①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前者开辟了“蒸汽时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开辟了“电气时代”,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②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前者确立了现代工厂制,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后者确立了垄断制,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纺织业),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后者以重化工业为主体(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电气、化工、汽车等),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④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情况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发电机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9C70S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同一时期电动机被发明出来.1876年贝尔试通电话成功.1899年,马可尼在英法之间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电影放映机卡尔.本茨和他的内燃驱动机车 19C80S,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制成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柴 油 机 19C90S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机.德国、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1)开辟新航路 (2)西欧的殖民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世界市场拓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反馈训练———单项选择: 1.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通讯技术的新发明 D.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工业D2.19世纪末下列哪一项发明给世界交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