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壁上的九色鹿(活动一) 教学内容: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课型:绘画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学生欣赏《九色鹿》,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学习剪影式造型方法,了解壁画中九色鹿的不同形态。 2、过程与方法:能仿画一幅有动物场景的壁画作品,具备小组合作及创造想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魅力,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表现出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珍视与认同 重点:了解壁画构图特点,学会剪影式绘画的方法,并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实践。 难点:抓住动物的特征,能画出动物的不同形态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高年段,有一定的美术审美能力,能够通过简单的构图、造型、颜色等分析画面,但是缺少更加细致的分析,加强对于不同画种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赭红沙画纸、油画棒等 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创设情境:习爷爷提出的“一带一路”其中有一条历经千年沧桑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有一座千年壁画美术馆谁来猜-猜这是哪个地方 --对,它就是敦煌莫高窟 2、敦煌莫高窟保留着北魏至元十个朝代的735个洞窟。有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等近五万平方米。在参观时安老师被275窟的一幅故事画吸引。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故事,探究这石壁上的秘密。--《石壁上的九色鹿》 欣赏PPT中的图片了解敦煌壁的历史 首先从教材古丝绸之路地图和介绍敦煌艺术的视频创设文化情景,引出和了解敦煌莫高窟及其壁画艺术。 从而导入课题:石壁上的九色鹿。 二、探究: 1.PPT视频播放石壁上的九色鹿的故事。 请同桌合作找到故事中:救人、告密、抓鹿、控诉这四个故事情节在壁画中所对应的位置,思考石壁上的九色鹿构图特点?这样的构图的好处?(时间2分钟)。音乐停讨论停 。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引导正确方向。 教师小结:(1)石壁上的九色鹿构图先左右两边,后中间。 (2)这样构图的好处是:突出重点。 这也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石壁上的九色鹿》也叫《鹿王本生图 》它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的前生,他化生为九色鹿王,体味人间疾苦、因果善恶引导世人向善。 2、壁画中鹿王形态十分生动形象,它和现实中的鹿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对比的图片) 学生探究汇报:没有五官、没有花纹。。。。简化了鹿身上的细节,让形象更简洁只保留轮廓线。 教师小结:像这种简化细节、用流畅的线条只画出轮廓线、单色平涂的方法叫做剪影式造型。 这是隋唐以前壁画大师们常用的绘画方式。他们形象生动,重在写意还经常出现在瓦当、岩画当中。 3:(1)鹿王的形态生动形象,画中共出现了几只呢?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态?同桌讨论(3分钟)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河边奔跑的美丽形态 救人时勇敢的形态 拒绝报恩时和善的形态 睡觉时温顺的形态 控诉时昂首挺胸无畏的形态 (2)今天深林的小鹿们展现出自己最满意的形态,想请同学们给他们快速画出剪影形态(图片:奔跑的、回头的、喝水的、站立的时间2分钟) (3)展示小结 4:同学们,老师有个疑问。画中人物、鹿王和背景的大小严重失调了,是画家搞错了吗? 生。。。。。。 教师小结:突出重点 根据救人、告密、抓鹿、控诉这四个故事情节在壁画中所对应的位置,思考石壁上的九色鹿构图特点 通过壁画中的鹿王与现实鹿的对比引出剪影式造型。 对比赏析5只鹿 思考剪影式绘画特点并答问 动手绘画自己喜爱的动物外形 探究背景画是什么 什么方法表达 通过九色鹿舍已救人的动人故事认识《鹿王本生图》壁画的对称构图的表达方式, 对比出5只九色鹿的神态不同,再与现实生活中的鹿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壁画中的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