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61218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表格式)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075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上册,八年级,语文,统编,7课
  • cover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阅读本单元,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包括教读课两篇《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自读课文两篇《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第二部分是写作。作文写作训练的要求是学写与单元选文内容紧密相扣的传记。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阅读与作文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综合性学习属于传统文化范畴。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字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答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的能力,但有些内答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不过,他们思维活妖,视野开阔,只要给他们机会勃:会展示出来。因此,多注重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引导得当,他们勃:会进射出智憩的火花。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作者笔下的人物,理解作者对所描绘人物的情感。 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学习描写人物。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品味文章的语言,探究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理解议论、抒情性语句的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魅力,进一步理解“我”对母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味文章的语言,探究文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找出议论、抒情性的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接着探讨。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 通过复习导入,快速进入文本 讲授新课 一、精读细研 1.作者在第14-15段中感叹道:“我应该感谢母亲”。作者的感谢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第14、15段能调换位置吗?为什么? 3.第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二、合作探究 1.结合全文思考:母亲的一生对作者有哪些教育与影响? 2.通过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作者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3.作者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并认真体会。 (1)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4.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请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理解含义并体会作用。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2)母亲是个好劳动。 (3)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5.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自然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学生精读课文,思考问题,互相讨论,互相补充 小组合作,学生交流,体会情感 小组合作,学生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