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61459

10.《三峡》第二课时(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84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峡,第二,课时,教案
  • cover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三峡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写景散文。或优美,或雄壮,或空灵,或清新,均显造化之妙。所选择的五首唐诗,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自然风光,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情分析 古文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对于国语的教学应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可农村学生的古文基础薄弱,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多加引导。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体会美景,感悟作者情感。 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学习文言词语,体会优美古诗词。 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古文和古诗,培养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 审美创造:体会文言文和古诗词中的美景,感悟不同景物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对照注释感知文章内容。 2.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3.感受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对照注释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2.感受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三峡》这篇文章,初步体会了三峡之美,哪位同学可以背诵一下呢? 学生背诵 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作者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2.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 二、精读细研 (一)第一段———山 1.三峡的山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3.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写有何用意? (二)第二段———夏水 1.三峡的水在夏季有怎样的特点?找出相关语句,简单概括。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水的特点? (三)第三段———春冬水 1.三峡的春冬有何景物?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2.对“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进行品析 (四)第四段———秋景 1.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三峡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4段写三峡的高猿长啸突出“三峡之秋”凄凉的特点,这是不是与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相矛盾? 3.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以此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四、积累拓展 五、教材课后习题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同学们自主学习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认识、对词句的揣摩将这些鉴赏变为自己的理解,进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