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765825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部分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080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
  • cover
西安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卷 地理试卷 地理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您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某地理考察小组在山林中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1-3题。 1.在进行野外考察前,需要收集考察地点的相关信息,收集地理信息最便捷的途径是( ) A.访问互联网站 B.阅读地理图书 C.聆听地理故事 D.思考地理问题 2.该地理考察小组应携带的工具有( ) ①地图 ②笔记本 ③望远镜 ④照相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当地理考察小组在山谷中迷失方向时,确定方向的最好办法是( ) A.太阳定向 B.指南针定向 C.河流定向 D.房屋定向 4.如果有人面向北方站立,前方为北半球,后方为南半球,该人一定是站在( ) A.赤道上 B.南极点上 C.本初子午线 D.北极点上 5.小明想知道日本的位置,他应查阅( ) A.世界地形图 B.亚洲交通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政区图 读2023年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回答6、7题。 6.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黑夜 7.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读“海牛、鸵鸟在两洲的分布”图,完成8、9题。 8.图中海牛化石的分布说明了( ) A.两块大陆的形状相似 B.两块大陆被海洋包围着 C.海牛的游泳能力很强 D.以前两块大陆可能相连 9.两块大陆的轮廓比较吻合,古生物化石极其相似,由此魏格纳提出了( ) A.大陆漂移学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海底扩张学说 D.地球引力学说 泰州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冬至日来到当地气象台,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结合框图,完成10、11题。 10.框图中,各数码与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确定风的来向 B.②测量河流流量 C.③观测大气温度 D.④记录天气状况 11.该地理学习小组模拟预报当地次日的天气,可信的是( ) A.北风3~4级 B.日降水量500mm C.台风登陆 D.最高气温30℃ 四季交替,冷暖变化,图中上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图4中下图为该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 ) A.地处北半球,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 B.地处南半球,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 C.大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气温变化小 D.大部地处北温带,全年寒冷,气温变化大 13.该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北极圈穿过地区比北回归线穿过地区高 B.太平洋地区比北冰洋地区低 C.1月,A地气温比B地高 D.一般随纬度升高,气温降低 14.人种的划分依据( ) A.语言文字 B.风俗习惯 C.经济发展 D.体质特征 15.“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描述的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如图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是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聚落 B.b聚落 C.c聚落 D.d聚落 17.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崎岖不平的山地丘陵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水路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8.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居民点集中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大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